突破:硫铁液流电池电流密度达120mA/cm²

分类:公司动态

 - 作者:中和储能

 - 发布时间:2025-08-28

【概要描述】自2021年起,中和储能联合中南大学展开深度产学研合作,聚焦硫铁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优化、系统集成及工程化验证等核心问题,加速技术迭代。经过持续攻关,中和储能是全球硫铁液流电池商业化最领先的企业,并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核心任务。当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已显著低于火电,但其固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发展安全、长时、低成本的储能技术,已成为实现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和电网平稳运行的关键路径。

在众多储能技术路线中,液流电池因其本质安全、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方案之一。而硫铁液流电池作为新兴方向,凭借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受到产学研界的广泛关注。

2021年起,中和储能联合中南大学展开深度产学研合作,聚焦硫铁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优化、系统集成及工程化验证等核心问题,加速技术迭代。经过持续攻关,中和储能是全球硫铁液流电池商业化最领先的企业,并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技术开发层面,硫铁液流电池已实现120mA/cm2高电流密度稳定运行,能量效率超过73%,一性能表现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彰显了其在前沿技术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

 实质性项目进展:2024年,中和储能与国家电网合作建成的全球首个硫铁液流电池技术验证项目并网稳定运行,系统效率、循环稳定性等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2025年,正全力推进兆瓦时级首台套示范项目建设,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检验技术在规模化场景下的适应性;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成熟的商业化标准模块产品,标志着硫铁液流电池即将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在成本经济性方面,硫铁液流电池表现出显著优势。规模化应用后,系统初装成本有望降至1元/Wh以下,全寿命周期度电成本可低至0.1元/kWh,这一经济性水平将显著改善发电侧配储的盈利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与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成本占比超50%不同,硫铁液流电池电解液成本占比低于15%,而电堆成本占比超过50%。这一成本结构特征表明,硫铁液流电池的降本路径将主要通过电堆技术突破实现,而钒电池的成本优化则需更多依赖电解液体系的规模化效应或工艺改进。



产品系列: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BMS
液流电池-非氟离子交换膜
液流电池-单电池/电堆
储能系统度电成本计算器NeL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