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布局!液流电池获多地千万级补贴加码

分类:前沿资讯

 - 作者:中和储能

 - 发布时间:2025-07-11

【概要描述】政策密集赋能,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技术的重要突破方向,成为多地政策布局的核心领域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正迎来政策密集赋能的黄金发展期,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技术的重要突破方向,成为多地政策布局的核心领域。从深圳、上海到山东、广东等地,地方政府通过差异化补贴、全链条扶持及技术攻关激励,加速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生态,推动液流电池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化商业化跨越。

7月4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鼓励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下一代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强化电网调节能力。对并网投运的上述项目,按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同时大力支持新型电池及储能等领域优质项目获得政府性基金及社会化基金股权融资,并鼓励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对获得欧美日韩等关键市场认证的产品,按认证费用的10% 给予支持(年上限100万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在液流电池领域的政策布局具有示范意义。除坪山区外,光明区、南山区同步出台专项扶持措施。2025年2月,光明区印发的《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则聚焦技术薄弱环节。文件规定,对液流电池等关键领域的重大项目,按实际投资的20%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或可按不超过计划投资30%、最高2亿元申请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2024年3月,南山区在新能源专项政策中亦明确,对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同样按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补贴,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同时设立重磅招商激励,对引进的储能电池及系统等重点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一次性落户奖励及核心人才600万元安置补贴。与此同时,广东省层面于2024年12月由工信厅与财政厅联合发布省级专项资金管理细则,重点支持液流电池等产品的工程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关键材料、元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费用(设备、软件、调试、材料等)按不超过30%的比例予以事后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

在上海、山东等地的政策布局中,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技术代表,也获得多层次、差异化的补贴支持。2025年3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其中对液流电池示范应用给予重点支持。政策规定,对纳入市级示范项目的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系统按照项目实际放电量给予0.5元/千瓦时的度电补贴,连续补贴3年,单个项目年度补贴上限达500万元;2024年11月,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液流电池列为重点突破技术路线。方案提出,对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的液流电池产业化项目,按设备及软件投入的15% 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同时在济南、青岛等地布局液流电池产业创新中心,对牵头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启动资金。

纵观各地政策,呈现鲜明特征:支持方式高度多元化,从装机补贴(深圳坪山、南山)、度电补贴(上海)到投资比例补助(深圳光明、山东、广东省级)、研发奖励、政府基金入股、园区建设支持等,形成了覆盖研发、产业化、示范应用、园区建设、资本支持、市场开拓的全链条扶持体系。技术导向极为明确液流电池在多地被列为“下一代储能技术”或“薄弱环节突破重点”,与锂电池形成差异化布局,凸显其战略价值。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广东、山东、上海等沿海经济强省凭借高额资金投入和政策创新,率先争夺产业高地,深圳各辖区(坪山、光明、南山)更是形成接力态势。出海布局明显提速,深圳坪山等地明确资助海外认证,直接呼应我国新型储能产能全球化扩张的迫切需求。

随着液流电池降本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具备长时、高安全特性的液流电池项目,有望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领域加速崛起,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产品系列: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BMS
液流电池-非氟离子交换膜
液流电池-单电池/电堆
储能系统度电成本计算器NeL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