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加快电池本体安全研究!
来 源: 原创
作 者: 中和储能
发表在: 前沿资讯
发表时间: 2025-05-08 10:57:52
5月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从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开展电化学储能项目安全条件和设施论证评价、完善电化学储能相关标准规范、落实电化学储能项目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六个方面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工作。


其中,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被放在了首位,从生产源头把控电池系统安全质量,分别由两大部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快电池本体安全研究,推进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进步,规范电池系统设计和生产制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范电池产品生产销售,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在安全监管方面,按照“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所有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须依法依规实施备案。项目备案机关备案时,在备案文件中明确项目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落实项目安全监管责任。已备案的项目,应尽快逐项补充明确项目安全监管责任。
此外,通知还强调了要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开展联合调研、培训、检查、执法等。推动建立电化学储能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
无独有偶,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对《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新规”)征求意见。针对电化学储能安全领域推出多项严苛举措,堪称行业最严监管方案。
一是高禁令:禁止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易燃易爆区域建设储能电站;严禁1年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参与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提高储能相关产品及系统的生产制造企业行业准入门槛。
二是严把控:2025年底前完成对现有电站的全覆盖检查,未达标者或将关停整改;2026年起新建电站需通过电池抽检、消防验收等硬指标;对在用老旧电池、落后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明令淘汰电气设备等建立台账,明确替代产品或技术,推动淘汰工作于2025年底前完成。
三是新趋势:推动电化学储能电站健全完善人员定位、安全监控、通讯联络、消防自动告警、爆炸自救等系统。力争到2026年底做到风险预警精准化、安全管理无纸化,以信息化管理提质增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相较之下,本次《通知》是首份国家级聚焦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顶层文件,旨在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全链条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促进电化学储能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储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决心。
事实上,在储能行业高速扩张的背后,储能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并且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CESA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发生的12起储能安全事故中,83.3%为电芯热失控引发的储能电站事故,暴露出传统技术体系的安全瓶颈。
在背景下,液流电池凭借水系电解液的先天安全优势,完美契合政策要求:其无燃烧爆炸风险,实现真正的本征安全;容量功率可灵活配置;建设周期短且边际成本递减,特别适合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中。
此次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以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为核心抓手,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监督等多维度构建安全防线,既回应了当前紧迫的安全需求,也为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当前,推动不同储能技术研发应用须将本征安全理念深度融入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方能实现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